當媽媽其實不容易,
媽媽這個角色,是從小孩出生後所給予的,沒有人天生就會是一個媽媽。
每個階段的母親都有不同的任務和心得。
一歲媽媽學著如何照顧新生兒,從孩子出生開始適應著多一個人存在生活中,適應著睡不飽的節奏,更要適應隨時吵鬧的環境和不能只”做自己”的事實。
兩歲以後的媽媽要適應小孩開始有了自我意識,開始會對答(有時候會頂嘴或唱反調),開始會做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長大了,這時候的媽媽心理是矛盾的,一方面開心他長大了,一方面煩惱他是不是長得太快,快到父母的學習跟不上他的變化。
昨天晚上,很懊惱和自責,因為媽媽我對雞蛋糕發飆了甚至說出不太好聽的話,看著雞蛋糕倔強的個性,不認輸的態度,彷彿看到小時候的自己,也是這樣不服輸和大人僵持著,而那時候的自己心裡有個地方是受傷的從沒有好一點過,不知道昨天的雞蛋糕是不是也跟我一樣呢?心裡默默受傷著。
曾經無意間讀過一篇文章,請愛上孩子的個性,因為他就是翻版的自己,我想這其中有一定的道理,而昨天我真真實實從雞蛋糕看見當年的小女孩了,我要改變像自己的小孩嗎?還是慢慢的引導他,取捨在一念之間,或許我可以改變些什麼讓這樣的情況不再重覆發生,想了一晚,我給自己一項半年計畫,就是:
1.想生氣時,先按下暫停鍵,不要做出衝動而事後後悔的事。
2.同理小孩,他也有尊嚴,想一下雙贏的方法。
3.找到台階給小孩和父母下。
睡前,雞蛋糕抱著我說他很愛爸爸媽媽,要我們不要那麼生氣,不要把他送給別人好嗎?慢慢的啜泣睡著了,聽著聽著心裡好難受也忍不住的留下眼淚…孩子,你也好辛苦,對嗎?
很嚴肅的打完這麼長,希望能夠有所省思,育兒之路還很長很長,感謝每一次的挫折讓我和先生有所成長。